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正文

课程介绍

发布时间:2021-11-11    浏览: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公共基础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信息的布局与检索的方法与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及撰写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文献载体资源,系统了解和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以及因特网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以便熟练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及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技能,提高大学生获取所需文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沿革:

青海大学于1986年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课程性质为公共基础课。当初,“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授课课时分别为社会科学类为30学时、自然科学类为36学时,并确定为选修课。从2009年起,我校对2006级学生实行学年学分制,即这一学期实施的是新教学大纲,《文献检索与利用》调整为16个学时。2010年确定为必修课。目前,全校的所有院、系及各班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2004年,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课程属性为选修课,授课课时分别为16学时、32学时。同时,2009年4月经学校研究同意成立“文献检索与利用教研室”。2009年“文献检索与利用”进行了三类课程建设、2018年“文献检索与利用”进行二类课程建设。

课程特色:

(1)定位必修课程

2010年学校下发了“关于按2010年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青大教处字(2010)131号)文件,将该课程确定为必修课,并从2010级开始实施。目前,全校(除了医学院)的所有院、系及各班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2)实践教学比重凸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大量的实习操作中,巩固其信息知识、加强其信息意识,培养其信息能力,最终提高其信息素质。也因特别强调此课程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加强实践教学,严把实践教学质量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好评。

(3)覆盖面宽,授课人多

目前,“文献检索以利用”课程确定为必修课,致使全校所有的院、系及班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这样,每年授课的班级为100多个,学生人数达5千多人。该门课程的讲授对象具有涉及学生专业面广、听课学生人数多的特点。

(4)在线教学方法实施

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讲授方式,将课程的主要内容——数据库部分进行在线实时讲解,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是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而且是动态的、真实的网上数据库检索,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课程建设:

1.2009年青海大学课程建设项目——《文献检索与利用》三类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要求、建设目标

(1)培养和引进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充实教学队伍 ,使课程教师的学科结构趋于合理。

(2)对现专任教师,加强学科知识的培训(听取相关学科的专业及学术报告)以及积极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开阔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计划每年外派学习2-3名。

(3)构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网站,利用校园网师生互动平台,完成该课程的网上辅导答疑、网上讨论,网上提交和批改作业。完善电子教案,典型例题,知识点的延伸,并上网公开。

(4)以16个学时为限制科学设置内容体系,本课程于2009年3月从36个学时调整为16个学时。执行的是一个新的体系和结构,因此,对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深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文献类型组织教学内容转变为以检索工具类型组织教学内容。实习内容也相应地调整为以检索工具类型来安排。目的是将16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地加以组织。同时,结合我校“211工程”三期项目所订购的中外文数据库,调整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5)加强实践教学,编制综合实习报告。针对不同的检索系统分别设计实习报告格式,学生通过上机操作,针对检索课题完成以下内容:选择数据库的依据;在各数据库中的检索策略、所用的检索词、检索结果;结果分析;最后形成综合实习报告(或课程报告)。

(6)在新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制出适合本校学科与专业的本课程教材初稿。

2、2018年青海大学课程建设项目——《文献检索与利用》二类课程建设

2-1 课程建设目标

(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在巩固目前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按照培养信息素养的要求和标准,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梯队的学术层次和业务水平,既注重内涵发展,同时也重视外延发展的学科,将本课程建设成为符合校《青海大学课程建设评审指标》2类课程标准。

(2)通过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积累课程建设经验,为今后课程的深入建设奠定基础。

(3)课程建设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的,以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标准),不断拓展、深化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知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加大和提升信息素质教育在“文献检索与利用”中的比重,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到“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中。

2-2 建设内容

(1)教学梯队水平的提升。一是鼓励教师积极主持和参与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研究。通过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形成一个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专业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教学水平更高、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师梯队。二是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对现专任教师,加强学科知识的培训(听取相关学科的专业及学术报告)以及积极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开阔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在《文献检索与利用》三类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将课程内容分为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和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两大课程内容体系。从而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使课程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细致、全面、专业,以适应课程发展的要求。

(3)改革和提升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平台,积极学习和借鉴清华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实践教学的经验,结合青海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校学科专业的科学、规范、完整、实用的实习报告。

(4)优化和完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站。进一步对“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站的栏目设置、功能发挥,以及系统升级等进行优化、整合、更新、完善,使其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体现课程网站服务教学的功能。

(5)加强Internet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教学资源,使“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补充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展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系统、全面、丰富、完善和科学。

(6)建设与本课程配套的优质教材。依据本课程建设目标,组织本课程组的授课教师编写与教学内容、课程特色配套的教材,以及适合本校学科与专业的本课程教材。

(7)补充、完善、优化课程在线考试的题库建设,依托万维全自动网络考试平台,进一步完善、充实、整合和更新题库,尤其是实践环节的题库建设,从而达到全面、系统、科学、规范、标准的题库,真正考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8)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其图文并茂,生动直观与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特点,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互联网+教学”模式,引进MOOC教学理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知识覆盖面,并使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明显发展。

2-3取得成果

(1)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文献检索与利用”两大课程内容体系;

(2)编制实习指导书、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实习报告;

(3)编制出质量较高,适合本校学科与专业的课程教材;

(4)挖掘、整理Internet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5)优化和完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站;

(6)全面完成课程在线考试的题库建设;

(7)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8)发表基于“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研究论文1篇。

师资队伍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队伍不断壮大和成熟。目前,有7人名老师承担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文献检索教学多年,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以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师基本上是副教授、教授。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团队是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团队,本课程队伍在知识结构上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农学、经济管理、化学等学科教师构成,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整合优势,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本课程的教学直接关联,有利于本课程的教学。成员年龄在35-54岁之间,形成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队伍,年富力强,从事检索教学多年,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教师均来自于相关相近专业,多专业的协作、互补为我们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7名组成成员中,35-45岁4人,占57%;46-50岁2人,占29%;50岁以上1人,占14%。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44岁。本课程教学团队中,成员年龄在35-54岁之间,形成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学队伍。(如图1和附表2所示)

图1 年龄结构

本课程7名组成成员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71%。(如图2)

图2 职称结构

(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本课程组组成成员中,有硕士1人,在职研究生1人,本科5人。研究生学历占28%。(如图3)

图3 学历结构

2.主讲教师

(1)主讲教师资格

本课程7名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并且都具有教师资格证,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到100%。

(2)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近三年内,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中级职称以上,主讲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1%。高级职称教师上课率达100%。每学年开展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数≥教授人数的1.5倍,高级职称报告率达到90%以上。